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 简介12v38AH松下
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沈阳松下蓄电池的工作特性
沈阳松下蓄电池的工作特性主要包括静止电动势、内阻、充放电特性和容量等。 1.静止电动势和内阻
在静止状态下(是指不充电不放电的情况),沈阳松下蓄电池正、负极板的电位差(即开路电压)称为沈阳松下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E0,其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。在相对密度为1.050~1.300范围内,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单格电池的静止电动势E0可用如下经验公式来近似计算: E0 =0.84 +γ15℃
式中,γ15℃为电解液在15℃时的相对密度。
实测所得电解液相对密度应按下式换算成15℃时的相对密度: γ15℃ = γt+β(t-15) 式中,γt—实际测得的相对密度;t—实际测得的温度;β—相对密度温度系数,β=0.00075,即电解液温度升高1℃,相对密度下降0.00075。 沈阳松下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在充电时增高,放电时下降,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一般在1.12~1.38之间波动,因此沈阳松下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也相应的变化在1.97~2.15V之间。 沈阳松下
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极板、隔板、电解液、铅质联条等的内阻。料而异,木质隔板电阻比其他隔板电阻大。
电解液的电阻随相对密度、温度而变化,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,另外,当相对密度为1.2(15℃),因电解液离解好,电阻小。沈阳松下蓄电池的内阻比较小,能获得较大的输出电流,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适合起动的需要。 2.充电特性
沈阳松下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是指在恒流充电过程中,沈阳松下蓄电池的端电压UC、电动势E和电解液相对密度γ15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。
Ic.充电电流 Uc.充电端电压 E.电动势 E0.静止电动势 R0.内阻 t.充电时间 ΔE.电位差 γ15℃.电解液在15℃时的相对密度
在充电过程中,电解液相对密度r15℃,静止动电势E0与充电时间成直线关系增长。端电压Uc也不断上升,并总大于电动势E0。
充电开始阶段,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电动势和端电压迅速上升,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然后缓慢上升到2.3~2.4V,开始产生气泡,接着电压急剧上升到2.7V,但不再上升,电解液呈现“沸腾”状态,这就是充电终了。如果此时切断电流,电压将迅速降低到静止电动势E0的数值。 端电压Uc如此变化的原因是:刚开始充电时,在极板孔隙表层中,首先形成硫酸,使孔隙中电解液相对密度增大,Uc和E0迅速上升,当继续充电至孔隙中产生硫酸的速度和向外扩散速度达到平衡时,Uc和E0随着整个容器内电解液相对密度缓慢上升。当端电压达到2.3~2.4V时,极板上可能参加变化的活性物质几乎全部恢复为PbO2和Pb,若继续通电,便使电解液中水分解,产生H2和O2,以气泡形式放出,形成“沸腾”现象。因为氢离子在极板与电子的结合不是瞬时的而是缓慢的,于松下蓄电池LC-P1238ST是在靠近负极板处积存大量的正离子H+,使溶液和极板产生附加电位差(0.33V),因而端电压急剧升高到2.7V左右,此时应切断电路,停止充电,否则不但不能增加沈阳松下蓄电池的电量,反而会损坏极板。 由此可知,沈阳松下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特征是:
电流恒定,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硫酸量是一定的,所以电解液的相对密度r15℃沿直线下降,一般r15℃每下降0.028~0.030,则蓄电池放电约为额定容量的25%。因静止电动势E0与r15℃成正比,所以E0也是沿直线下降。 放电过程中,因为沈阳松下蓄电池内阻只上有压降,所以端电压Uf总是小于电动势E,放电刚开始时,端电压Uf从2.1V迅速下降,这是因为极板孔隙中硫酸迅速消耗,相对密度降低的缘故。